2018第五屆亞太國際生物質能高峰論壇特邀嘉賓——樓宏銘
議題
《木質纖維素酶解強化與木質素的高效利用》
木質纖維素是地球上最豐富的可再生資源,可以通過糖平臺轉化成生物燃料和化學品。木質纖維素主要由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組成,具有可再生和產量大的特點。經預處理后底物中的纖維素和半纖維素可以酶解成葡萄糖和木糖等糖份,然后通過發酵或化學方法得到乙醇和丁醇等燃料及其他化學品。而底物中的木質素由于對酶具有強烈的親和力造成了纖維素酶的無效吸附,降低了酶解效率,提高了成本。
木質素磺酸鹽和堿木質素分別是酸法和堿法制漿過程中產生大量廢水的主要成分。從表面活性劑的研究方法和理論出發,探討了工業木質素在水溶液中聚集體形態及其在固體顆粒表面的吸附性能,研究了親水活性基團和分子量等結構特征對其溶液性質、聚集體形態及其表面吸附性能的影響規律。通過氧化、活化磺化、縮聚反應克服了堿木質素反應活性低、分子量較小等不利因素,研制出混凝土高效減水劑GCL1、緩蝕阻垢劑GCL2、水煤漿分散劑GCL3和高效農藥分散劑GCL4。GCL1減水率達18%~25%,比改性前提高了1~1.5倍,改變了木質素磺酸鹽只能作為普通減水劑的歷史;GCL2對A3鋼的緩蝕率達99%以上,成本僅為有機磷系水處理劑的50%。GCL3可使煤的制漿濃度達62%~69%,比萘系分散劑具有更強的分散作用。GCL4分散性能優異、配伍性好,能使水分散粒劑熱貯懸浮率大于90%,超過國外同類產品性能,大大促進了工業木質素的資源化高效利用。
嘉賓簡介

樓宏銘,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一直從事木質素資源化高效利用和生物質生物轉化的研究工作,在木質素和造紙黑液改性為混凝土高效減水劑、纖維素乙醇酶解強化技術、加鹽萃取高效分離技術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
發表學術論文137篇,其中SCI收錄58篇、EI收錄35篇;申請中國發明專利70件,授權39件,申請并獲得授權美國專利1件;研究成果獲得2015年和2007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10年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16年和2009年中國發明專利優秀獎等。
擔任華南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副院長、廣東省高校木質素可再生資源產學研結合示范基地負責人、中國硅酸鹽學會混凝土外加劑第四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入選2016年廣東省特支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科研項目
主要從事可再生資源高效利用、水溶性高分子以及工業節能技術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在工業木質素的資源化高效利用(改性木質素混凝土高效減水劑、水煤漿分散劑、農藥分散劑等)、排斥萃取技術在醋酸酯生產中的工業應用、混凝土超分散劑的分子設計、合成與應用等領域,主持了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制漿造紙國家重點實驗室基金及企業項目等10項,并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項目、“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粵港招標重點突破領域、973計劃項目、86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重點成果推廣計劃、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團隊項目、重點項目、廣東省教育部產學研結合項目、廣東省高校產學研結合示范基地等多項科研項目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