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洲平
(作者單位:721700陜西省寶雞市鳳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本文著重闡述了鳳縣農村沼氣生產現狀,發現問題,從實際出發分析了近年來農村沼氣使用率逐年降低的原因。并立足長遠,從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幾方面提出了今后幾年農村新能源發展的方向和潛力,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鄉村振興提供了參考。
一、鳳縣沼氣生產使用現狀
鳳縣地處秦嶺腹地,嘉陵江源頭,全縣總面積3187平方公里,總人口11萬,轄9鎮66個行政村,農村總戶數20568戶,農村人口73198人,其中農村常住戶18000余戶。近年依托項目支撐,前后修建大中型沼氣兩座,2010至2017年修建農村養殖小區、聯戶沼氣30余座,2010年前累計修建農村戶用沼氣1778座?,F因經營、養殖情況變化,大中型沼氣已停止使用,養殖小區沼氣有兩戶正常使用,農村戶用沼氣中因正常、災毀、政策性、功能性等原因共計報廢1403座,現能正常使用的戶用沼氣375座。沼氣使用率逐年降低。
二、沼氣使用率低的原因分析
導致農村沼氣使用率降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鳳縣主要存在以下幾年問題:
1、農村人口整體減少。近年來,隨著城市用工需求量變大,農村外出務工人數也逐年遞增,農村部分農戶舉家外出,常年家中無人,部分農戶年輕勞力外出,農村留守人員大多為老弱病殘,在沼氣使用上能科學正確的維護管理有難度。
2、發酵原料短缺。農村勞力缺乏,導致農村養殖業快速向集約化養殖轉移,加之疫情頻發,市場價格不穩定等因素,以家庭為單位的分散養殖戶幾乎沒有了,即使有一兩戶從事家庭附帶飼養的農戶不僅養殖數量很少(一頭豬),并且還時養時停,養殖業下降,沼氣生產原料嚴重不足,倒致戶用沼氣陸陸續續停用。
3、其它能源的使用占比增加。農村常住人口減少后,家庭使用煤氣灶、太陽能、節柴灶等新能源的戶數增加,傳統的沼氣灶管理維護較麻煩,漸漸被這些新能源所替代。
由于以上幾個主要原因,現鳳縣農村沼氣正常使用的農戶僅300余戶,因各種條件環境的制約,沼氣發展空間也很小。
三、農村新能源發展探索
能源作為一種投入要素,與資本、勞動力和原材料一樣,在經濟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是人類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之一,任何國家的發展都離不開能源的支持。但是隨著全世界各國經濟的飛速發展,能源對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約束問題已經日益明顯。進入21世紀,環境污染、能源短缺等問題更凸顯,在經濟全球化、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的今天,保障能源持續供應.建立能源安全供應體系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十分關注的問題。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能源越來越凸顯出其重要性。能源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對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促進與保障作用。
1、風能發電。風能是自然產生取之不盡,用這不竭而又不會產生任何污染的可再生資源,它因空氣流動做功而給人類提供可利用的能量,由于科學水平的進步,風能自身環保、清潔的特點被應用到發電行業,風能發電設施日趨進步,大量生產降低了成本,風力發電普遍被應用。鳳縣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地廣人稀,高山多,風量大,發展風電廠前景廣闊。
2、太陽能發電。太陽能是可再生能源,近年來,在化石燃料日趨減少的情況下,太陽能已成為人類使用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不斷得到發展。太陽能的利用有光熱轉換和光電轉換兩種方式,太陽能發電是一種新興的可再生能源,隨著國家光伏發電上網標桿電價政策的出臺更進一步推動了國內光伏市場的快速發展。鳳縣年均氣溫11.3℃,無霧霾,全年光照條件良好,利用太陽能光伏發電的發展推廣。
3、生物質能。生物質能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可再生性、低污染性、廣泛分布的特性。生物質能的高效開發利用,對解決能源、生態環境問題將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近年來,世界各國尤其是經濟發達國家都對此高度重視,積極開展生物質能應用技術的研究,并取得許多研究成果,達到工業化應用規模。對于農村發展來說,發展生物質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不僅能夠為農村帶來更多的清潔能源,為正常的生活供給相應的能源。提高農業的產業附加值,對農民的收入也具有很大的好處。當然,發展生物質能最根本的好處在于農民可以在本地將生物質資源開發出來并且從中獲得福利,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可以開拓一些新的領域,為落后的農村基礎設施進行改善。同時對農村地區臟亂差的生存環境也有著改善作用。農村,生物質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分布非常廣,但是利用率比較低。因此相關部門在日常的工作當中一定要考察當地的實際情況,并且結合這些情況實現具體的太陽能生物質能布局。提高能源利用率,并且有效的改善農民朋友的供暖需求。
隨著時間的推移,鳳縣農村地區的發展將越來越好,各種新能源的應用普及范圍也會越來越廣,其對于農民的影響也將越來越大。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沼氣、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將為農村地區做出突出的貢獻,包括提高農民收入、促進現代化建設、推進產業體系的建立、提高農民整體素質和生活質量、帶動生態、經濟、能源的快速發展等等。當然,農村能源辦等相關部門也要認識到,當下是農村地區和農業發展的一個新的階段,對于農民來說,他們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在完成全面脫貧攻堅致力鄉村振興上,如何調整產業結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已經成為新階段的重要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