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山州農業環境保護與農村能源管理站 楊剛
摘要:隨著改革開放歷史進程不斷推進,文山州農業部門從21世紀初開始大力發展農村沼氣。農村沼氣作為農村新能源,在改革農村用能結構、保護農村生態環境、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大力使用沼肥,不僅有利于減少化肥用量,改善土壤理化結構,促進生態農業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而且有利于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實現農村脫貧致富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同時農村沼氣建設對農村人才培養、沼氣技術革新以及今后管理服務等方面都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農村沼氣建設發展的重要意義
加強農村沼氣建設,是利用科技有效處置農村家庭人畜糞尿,改善農村生活衛生條件,保護鄉村自然生態免遭破壞,維護自然生態平衡,減少環境污染,解放農村勞動力,保障人民身體健康的必然選擇,是發展現代循環農業、促進資源循環利用、構建節約型社會的必然選擇,對解決“三農”問題、推動城鄉經濟一體化發展等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建設農村沼氣,徹底改變了農村家庭燒柴燒煤煙熏火燎的狀況。發展農村沼氣配合農村電網改造,有力整合了農村生活用能結構,改善了農村家庭環境衛生狀況,提升了農村人居環境,提高了農村生活質量;有力促進了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推動了農村“廁所革命”和促進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有利于減少農村燒煤用電的經濟支出,因為沼氣一次性投資建設,可以長期受益,節省了家庭砍柴、運煤勞動力開支,解放了家庭勞動力以從事其他生產,增加了農村家庭經濟收入。
(二)農村沼氣變人、畜禽糞便為沼液和沼渣,為農田提供優質高效的有機肥料,以提高土壤肥力、土地生產力和農產品質量;沼液還可作為農作物營養液進行葉面施肥、預防和防治農作物病蟲害,作為畜禽飼料添加劑等。發展農村沼氣,有利于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提高農產品產量和品質,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提高農業經濟效益。
(三)發展農村沼氣,可以改善農村環境衛生狀況,推進農村臟亂差環境整治,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推動現代化新農村建設進程。另外,不少地區農村因為養殖業眾多,畜禽糞便得不到有效、及時地處理,給農村環境構成威脅,甚至污染水源,這已成為當前農村環境整治中最為關鍵的問題。在過去幾年,不少地區開展了沼氣工程,這不僅解決了農村畜禽糞便污染問題,整潔了農村環境,改善了農民居住條件,還大大阻礙了疫病傳染效率,保障了農村人口健康。
(四)循環利用,推動環境友好型新農村建設進程。發展農村沼氣和開發農村新能源,結合新時期“廁所革命”配套進行改廁、改廚、改圈,能把農村的“三廢”變成寶貝進行有效利用,促進農村生產、城鄉生活、自然生態的協調發展。
二、文山州農村沼氣建設的現狀
文山州地處云南東南邊陲,民族眾多,山區面積大,全州總土地面積3.2萬平方公里,其中山區占70%以上,全州342萬總人口中,鄉村人口達307萬,絕大部分居住在山區,而且主要生活燃料是煤、作物秸稈和樹木,造成植被破壞,石漠化面積逐年增加,生態環境日趨惡化。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中發[2006]1號)文件提出的“大幅度增加沼氣建設投入規模,加快普及戶用沼氣,支持養殖場建設大中型沼氣,以沼氣建設帶動農村改廄、改廁、改廚”,《云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的“大力普及農村沼氣,積極發展適合農村特點的清潔能源”,沼氣建設被列入我省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作為農村生態建設,改善生活、生產條件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得到各級領導的重視,這有效推動了我州農村沼氣工程建設向規模化、多元化方向發展。
三、文山州農村沼氣建設使用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工作不到位。部分鄉鎮領導干部對沼氣建設的認識不到位,重視不夠,只是注重轉發文件、下達任務,不能深入沼氣建設一線抓落實,也不能積極履行職責參與沼氣建設,嚴重限制了沼氣建設推廣工作。
(二)資金投入不足。農戶自有經費難以彌補,地方財政困難,配套資金不能足額到位,造成建池資金、項目監管經費短缺,嚴重影響了沼氣建設的進度和質量。
(三)人才隊伍不健全,專業理論水平參差不齊。一是沼氣建設部門專業人才缺乏;二是沼氣技術工人嚴重不足;三是隨著事業單位機構改革,人員向外分流嚴重,工作力量顯得薄弱;四是沼氣建設理論水平參差不齊。這種狀況很難適應新形勢下沼氣建設和管理使用工作的需要。
(四)沼氣池產氣效果不理想。建沼農戶普遍對科學管理和綜合利用知識了解不多,安全意識薄弱,加之農村青壯年勞力外出務工,多數農戶不能及時進行管護,致使相當數量沼氣池不能正常運行或停止運行,達不到最佳產氣效果。
(五)存在重建輕管輕利用問題。目前,雖然不少地區沼氣利用還處于初始階段,但隨著科技的進步與國家投資力度的加大,各項實驗數據對比不斷更新,為沼氣工程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但沼氣池建好后,普遍存在輕管理使用的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沼氣池產氣不正常甚至報廢停用的現象時有發生。綜合利用技術研究不夠,不能充分發揮沼氣建設作用。不少地方僅停留在解決農民生活用能上。
(六)后續服務跟不上,病廢池數量較多。由于后續服務體系不健全、資金不足、服務對象零星分散等問題,我州病廢沼氣池較多。當前,文山州雖然建立有547個農村沼氣服務網點,但出于技術工人較少,建池質量低,安裝不規范,加之農戶使用操作不當,服務網點不能及時上門提供服務;由于外出打工、異地搬遷扶貧、農村危房改造、城鄉開發、鄉村公路改造等方面原因,建池農戶得不到有效服務,大部分沼氣池不能正常運轉使用。據2019年報廢沼氣池調查,農業部門承建戶用沼氣池70966口,報廢51175口,報廢率72.1%,挫傷了農戶建池積極性,進而影響了沼氣池建設的應用效果和效益。
四、發展農村沼氣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一)提高認識,加強引導,全力以赴推進沼氣建設。發展農村沼氣,可以從根本上改變農村環境衛生,提升農村人居環境,促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當前,國家沼氣建設投入重點轉入特大型、大中型沼氣,通過積極爭取,增加特大型、大中型沼氣建設計劃是完全可能的。由此,各級各部門要協調一致,加強政策引領、輿論引導,宣傳發動到位、引導到位、工作到位、責任到位,共同推進沼氣池建設與管理使用。我州實施沼氣池建設的有利因素和條件不錯,進一步堅定信心,結合當前農村“廁所革命”修復病癱池、新建大中型池,扎實抓好我州農村沼氣池建設與管理,為提高農村沼氣建設應用效益,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二)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觀念,加強組織領導。沼氣建設不僅為農村提供生活用能,改變農村用能結構,還能清潔農村環境衛生,清除農村病菌污染源,保護農村自然生態環境,讓農村山更青水更綠。各級政府要加強對此項工作的領導,站在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高度,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調整充實各級沼氣建設管理機構,進一步完善各級服務體系,協同聯動,推進農村沼氣建設與管理使用,確保沼氣建設及使用覆蓋面,提高沼氣應用實效。
(三)大力開展沼氣綜合利用技術試驗研究與應用。由政府統一組織協調,采取走出去、請進來、校企(事)聯合、行業聯動等多種方式,整合資源,開展沼氣綜合利用技術試驗研究。試驗研究成熟一項就示范推廣普及一項,積極引導農村發展“豬—沼—果、菜、糧、飼”等農業生態模式,充分發揮沼氣建設應用的綜合效益,促進農村經濟社會文明發展。
(四)資金投入是農村沼氣建設的有力保障。各級政府要將農村沼氣建設經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保障沼氣建設工作所需的人財物條件。采取招商引資、項目立項、政府扶持、農戶自籌等多渠道籌資方式,加大農村沼氣建設投入力度。各級政府要加強對投入沼氣建設使用資金的監督管理,統籌規劃,統一標準,不定期開展沼氣建設資金使用情況的檢查、督促或審計,確保有限的資金足額精準到位,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五)加大培訓宣傳力度,提高全民沼氣安全管理使用意識。一是加強沼氣建設管理人員和沼氣技術工人的培訓,提高他們沼氣建設與管理理論水平;二是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等媒介,進行沼氣安全管理使用及沼氣建設意義的全面宣傳,提高社會對沼氣建設的認知度,調動全民支持、參與沼氣建設與管理的積極性,促進沼氣建設與管理水平提高;三是沼氣建設主管部門要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充分利用“世界環境日”“法治宣傳月”“安全宣傳月”“科普宣傳月”及農業科技下鄉等活動,加強沼氣建設與安全使用常識的宣傳;四是各級組織實施沼氣建設與管理的單位,要結合安全生產監管職責,進村入戶開展沼氣安全隱患檢查排查,同時向沼氣用戶宣傳講解沼氣安全利用知識,發放沼氣知識宣傳資料。通過廣泛培訓宣傳,提高全民建設沼氣、凈化環境、保護生態的環保意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