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瀟
(作者單位:安徽理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摘要:我國新能源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深遠意義,目前而言,我國新能源發展較為欠缺,能源結構不合理。在生豬養殖產業鏈以及肉食品深加工項目研究基礎上,生豬排泄物再利用發展沼氣新能源。沼氣新能源開發具有現實意義,其運作基本原理簡單,并且能夠從生豬養殖產業鏈大前提下進行分析,無論是對于經濟還是生態,無論是對于農民還是投資商來說都是一個有重大意義的項目。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發展速度的不斷提高,能源消耗日益增加。一方面從我國能源結構來看,煤電仍然占據主導地位,從側面反映出能源結構的極大不合理性,另一方面,新能源發展已經成為能源發展的新趨勢。生豬養殖產業鏈中肉食品加工以及沼氣新能源發展,不僅是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更重要的是供應新能源。
一、沼氣基本概念
在密閉的沼氣池內,把人畜糞便、秸稈、污泥、工業有機廢水等各種有機物放入其中,在隔絕氧氣的環境下,種類繁多的沼氣發酵微生物將其分解轉化,最終產生沼氣的過程。沼氣的產生原料簡單、方便、成本低,最重要的是無污染,這讓沼氣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二、沼氣新能源開發的必要性
目前我國所提及的新能源主要包括太陽能、風能、水能、潮汐能等等,沼氣作為新能源發展的新興部分,目前來說普及范圍較低,應用較少,但是沼氣的特點以及先天優勢已經說明了其發展前景。新能源的開發具有重大意義,對我國經濟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改善生態環境,推動生態可持續發展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日益提高,但是環境污染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衍生物。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已經成為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致命點。燃煤發電、鋼鐵冶煉等重工業,排放的煙氣中含有CO2、H2O、SO2、N2等。當不完全燃燒時,還有CO,當供以過剩空氣時,還有剩余在煙氣中的O2。但是沼氣充分利用生豬養殖產業鏈的生豬排泄物,合理利用,充分發揮剩余價值,能源無廢氣排放,有效地減少污染,保護環境。
(二)發揮提供能源新作用,穩定農村能源供應
我國能源供應仍然不足,尤其對于偏遠地區而言,夏季能源需求量大,供電不足,斷電已經成為常事,對于居民來說,斷電帶來了諸多不便。但是沼氣的發展能夠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利用秸稈、動物糞便發展新能源,緩解能源不足現狀。
(三)推動畜牧業發展,拉動農村經濟增長
沼氣發展的主要來源是生豬排泄物,推動生豬養殖形成產業鏈。生豬養殖增加農民收入,使之成為穩定的經濟來源,不斷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拉動農村經濟,縮小城鄉差距,推動城鎮化發展。
(四)沼氣廢棄再利用,還田肥土發展農業
沼氣中發酵物的作用并不能長期持續下去,定期更換的沼氣廢棄能夠在農業發展中發揮作用,改善土地貧瘠,減少農藥化肥使用,農藥化肥的減少也會減少環境污染。
三、沼氣原料來源
沼氣的材料來源可以是糞便、秸稈、工業有機廢水等,暫且不說沼氣新能源發展的農村目前秸稈充足,僅從項目研究角度來說,農村生豬養殖初具規模,已經形成規模經濟。生豬排泄物來源充足,我們在此基礎上進行的沼氣研究,充分發揮廢棄物的剩余價值,形成養殖-肉食品加工-沼氣-沼氣廢渣還田的整條產業鏈,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有機結合。
四、沼氣能源形成過程
在隔絕氧氣的條件下,并保持一定的溫度、濕度環境下,利用一定的有機物質發酵過程。
(一)液化階段
填充材料,隔絕氧氣,創造沼氣產生的基本條件,發酵消除一部分的有毒物質。
(二)產酸階段
小分子化合物被發酵性細菌分解為乙酸、丙酸等,在這個階段主要成分是乙酸,所以稱之為產酸階段。
(三)產甲烷階段
產甲烷菌群,利用以上兩步所分解轉化的小分子化合物等生成甲烷。
五、從產業鏈大前提角度分析沼氣新能源
(一)生豬養殖
生豬養殖主要分布在城鎮鄉村,并且呈現范圍廣泛、據點分散的特點。生豬養殖產業鏈,在大規模生豬養殖前提下,我們能夠在具體的某地區形成規模經濟。拓寬農民收入渠道。
(二)肉食品加工
傳統分散的生豬養殖風險較大,一方面衛生條件有限,損失風險較大。另一方面價格不穩定,沒有穩定的需求商,價格隨市場變動幅度較大。但是一旦形成規模經濟,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吸引肉食品加工廠入駐,穩定生豬價格的同時也能夠提高經濟效益,互惠互利,拉動經濟增長。
(三)沼氣新能源研究
在生豬養殖的過程中,產生大量的生豬排泄物,在不發展沼氣新能源的情況下,糞便排泄物無處可去,無法充分發揮其作用。但是沼氣新能源的研究能夠發揮其作用,保護環境,減少環境污染,沼氣廢渣還田,長期施用沼氣肥料的土壤,有機物水平明顯增加能夠有效地改善土壤結構,增加農作物對土壤養料的吸收,農作物增產,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推動農村經濟發展。
六、結語
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經濟生態發展的重要目標,關鍵點在于拉動經濟,緩解生態危機。沼氣能源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完美結合,充分發揮沼氣新技術的推廣宣傳以及循環利用,推動美好新農村建設。生豬養殖產業鏈發展,完整的經濟鏈條,對于拉動農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閔師界,黃敘,邱坤,李忠,仇新衛,魯婷,鄧良偉.養殖場沼氣工程補貼政策的經濟學解析[J].中國沼氣,2013(01)
[2]徐衛鋒.標準化養殖場小型沼氣工程效益分析及思考[J].現代農業科技,2013(04)
[3]陳豫,胡偉,楊改河,馮永忠.戶用沼氣池生命周期環境影響及經濟效益評價[J].農機化研究,2012(09)
[4]劉文昊,張寶貴,陳理,董仁杰,龐昌樂.基于外部性收益的畜禽養殖場沼氣工程補貼模式分析[J].可再生能源,2012(08)
[5]齊靜,陳彬,戴婧,張潔茹,陳紹晴,楊謹.基于生命周期的戶用沼氣系統可用能核算———以廣西恭城瑤族自治縣為例[J].生態學報,2012(13)
[6]陳曉夫,錢名宇.持續高速發展的德國沼氣產業[J].可再生能源,201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