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爭日,夏爭時,五黃六月不停耬。”又到一年“三夏”時,廣袤的田野上麥浪翻滾、機聲隆隆,農民與時間賽跑,繪就了一幅幅動人的豐收畫卷……
聯合收割機穿梭在麥田間,收割機所過之處,麥穗被卷入機器,脫粒、秸稈粉碎還田一氣呵成,金黃的麥粒源源不斷地流入運輸車,留下整齊的麥茬,展現出現代農業的高效與力量。
為了確保夏糧顆粒歸倉,鎮政府積極行動,調配農機、組織技術人員下鄉指導,并動員黨員干部組成志愿隊幫助困難群眾收割,為夏收工作保駕護航。截至今日,郭連鎮已收割小麥近4萬畝。

夏收結束后,緊接著便是夏種。夏季氣溫高,農時緊迫,錯過最佳播種期,將直接影響農作物的生長和產量。在剛剛收獲完小麥的土地上,旋耕機、播種機迅速上陣,對土地進行深耕、施肥、播種。農民們緊跟其后,仔細查看播種情況,確保每一粒種子都能在肥沃的土壤中扎根發芽。
夏種之后,夏管工作至關重要。玉米、大豆、花生等農作物的種子被播撒進土地,孕育著新的生機。在田間,農民們忙著為農作物除草、灌溉、施肥,精心呵護著每一株幼苗。

夏糧已顆粒歸倉,秸稈禁燒依然要筑牢“防護墻”。在全力推進夏收工作的同時, 郭連鎮加強巡查監管,完善應急機制,成立秸稈禁燒巡查專班,充分利用“藍天衛士”監控等科技手段,建立“人防+技防”立體化巡查體系,實行24小時不間斷巡查,實現對轄區秸稈禁燒情況的全方位、無死角監控,提高巡查效率和精準度,確保及時發現和制止焚燒行為。
為從源頭上解決秸稈焚燒問題,郭連鎮除大力推廣秸稈還田技術外,還充分利用寇寨村新建的秸稈新能源項目,將分離出的秸稈整齊打捆,隨后由專門的運輸車輛徑直運往村里的秸稈加工點,粉碎加工成新能源顆粒,日回收處理秸稈可達10余噸,實現“變廢為寶”。
“三夏”生產,不僅是農業生產的關鍵時節,更是鄉村振興的生動縮影。在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上,人們用勤勞的雙手描繪著豐收的畫卷,用不懈的努力譜寫著鄉村振興的新篇章。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必將迎來一個碩果累累的秋天,農民們的日子也會越過越紅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