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夏收夏種工作正在進行。無錫宜興通過科學探索國企與民企合作新路徑,拓寬秸稈離田綜合利用渠道,完善全市秸稈離田收儲運用全鏈條體系,成功打造“國企實力+民企活力”協同發展綠色循環農業和秸稈利用產業新模式,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
作為蘇南地區的“米袋子”,宜興水稻、小麥等主要糧食作物播種面積78萬余畝,秸稈可收集量達28萬噸。近年來,宜興堅持將秸稈綜合利用作為現代農業低碳發展和美麗鄉村生態宜居建設的重要抓手,促進農業生產提質增效。

為夯實產業鏈發展基礎,宜興科學制定獎補方案,引導各鎮(街道)國企購置秸稈打捆機具。同時,鼓勵社會和民間資金投入秸稈收儲運體系建設,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秸稈收儲點,完善各項設施設備,保障良好運營管理,并以市場需求為引導,培育專業的秸稈經紀人和秸稈打捆隊等第三方社會服務組織,完善秸稈收儲運體系。
為提高秸稈資源化利用率,提升產業鏈整體效能,宜興市公用環保集團踐行社會責任,發揮牽頭作用,深入參與秸稈綜合利用工作。該集團投資建設市級秸稈應急堆場,實施“鎮打包收運+市集中堆儲+企業焚燒發電”的秸稈離田處置國企模式。
在各地各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宜興一批示范單位和企業圍繞秸稈肥料化、飼料化和原料化等領域,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秸稈經濟”在各地悄然形成。目前,全市有秸稈收儲社會化服務站17家、秸稈年收儲能力達1.44萬噸,秸稈處理社會化服務站14家、秸稈年處理能力4萬噸,產值規模達3億元,實現秸稈離田率達2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