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外生物質行業重要的溝通交流平臺和窗口,由勤哲傳媒組織發起的第四屆中國國際生物質能源與生物質利用高峰論壇(BBS 2016)于2016年4月22在北京朗麗茲西山花園酒店圓滿落幕。本次論壇以“轉型升級與高值化綜合利用”為主題,大會共歷時兩天,從專業化、國際化、高效化的角度暢談了國內外生物質能行業發展的最新情況。大會由主會場、四個專業分會場以及精品展示區、項目洽談會、一對一媒體專訪回會后實地參觀考察等多個活動組成。會議得到了與會嘉賓、相關企業、各方媒體的一致認可與大力支持,現場氣氛熱烈,人頭攢動。
現場我們有幸邀請到了河北天太生物質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小亮接受了我們的采訪,以下是采訪實錄:
記者:請您簡單的跟我們介紹下貴公司,此次論壇上有跟我們分享哪些亮點的產品和技術?
楊總:我們是一家專業的從事生物質成型設備研制、銷售、開發的公司,致力于生物質成型設備技術的研發。這次開會其實挺有收獲的,一方面展示了我們現在設備的發展,還有一些技術進步的成果,包括模具的進步、壓輪的進步,還有我們的熱華系統、溫控系統,這幾方面目前在國內看還是比較領先的,市場接受程度也挺好。這次借著大會的平臺,做了一個簡單地推廣,反饋很熱烈,展位也來了很多人來進一步咨詢技術的情況,這次會議的成功對我們下一步生物質的發展也很有幫助。專業從事生物質成型設備這么多年,還是很有心得的,然后畢竟我從02年到現在經歷了整個生物質成型設備的發展、高潮、低谷,一直到現在相對來說平穩起來,未來市場會看好。因為前期政府也好,地區政府也好,對生物質的利用還有秸稈的綜合利用不是很重視,但現在隨著霧霾治理、燃煤的代替、秸稈禁燒工作、秸稈綜合利用的加強,國內政策會越來越多,包括河北政府,連續3年來對使用生物質爐具進行補貼,對生物質燃料的投廠、投產及生產出的成品燃料用在民用產暖上的都給與了150到300塊錢的補貼。錢雖不多,但是對整個生物質行業的拉動還是比較明顯的。既讓農村的老百姓用生物質代替了煤,也讓秸稈的綜合利用有了出路,也減少了燃燒。減少燃燒,一是廢物利用,第二個是減少霧霾,減少了污染排放,直接拉動了壓塊設備的銷售。設備銷售多了,因為市場需求在那,河北政府這是做了一個表率。今年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都派的相關的財政廳、發改委、能源局或者是新能源辦公室這些類似的機構到河北去了若干次了,同時也在我們省新能源辦公室的推薦下去了我們企業做了一個參觀或者說是了解。尤其是這種接觸,我們也希望他們把這個政策落實的情況下,我們能跟著一塊不僅把河北的秸稈做好,能把東三省、包括內蒙東部這些秸稈綜合利用也搞好。
記者:您認為生物質成型燃料行業的發展目前面臨哪些問題?
楊總:生物質發展其實壓力挺大的,壓力大在哪呢?一個是自身原因,這些企業本身是出身農民,或者說是這些企業是和農民打交道,用的是農民的林業和農業的廢棄物,所以產品質量的控制上就存在一定的風險,不可能完整的把質量控制的非常理想,也就是說存在層次不齊的局面。第二就是生物質成型燃料也好,生物質燃料企業也好,相對規模都還比較小,相對于大型的工業企業各方面都差一些,所以他們競爭類的技術能力、創新能力,包括整體經濟基礎能力都相對弱,包括對政策、政府都會受一定的影響。可能說政府更關注一些大型的國企,還有一些農業的大型行業,對于我們這個行業不夠重視或者輕視了、忽略了,這也會受到影響。第三個其實現在是最直接的打擊,就是天然氣的下跌。煤降了,石油降了,天然氣也跟著降了,天然氣降了價錢以后給生物質留的空間已經很小了,雖然與天然氣比還有空間,成型燃料比天然氣還是有價格優勢的,但是現在已經不是很明顯了。如果天然氣在6月份再次有5毛到8毛的降價調整的話,可能就直接殺到生物質經濟性能的命脈上了。
記者:貴公司未來產品和技術的定位如何?
楊總:這一塊我們公司一慣還是比較明確的,我們發展方向主要是兩個。一個是比較關注農業廢棄物的處理,但是這個如果不靠政府補貼我們可能活不下去,需要政府進行資金上或者政策上的引導和補貼,這是我們民用這一塊的,但是企業真正想賺錢不可能靠政府一直補貼。我們現在要是賺錢的話,我們主要研究的方向是大型化和規模化,我們針對生物質發電廠還有垃圾發電廠也好還有發電企業也好,只要是這種規模化的,工業園區的集中供熱、生物質這一塊只要規模大一些的,我們研究的設備是規模化、大型化和工業化生產的。現在國內已經有屬于巨頭的企業在用我們的產品,對我們未來的發展起到奠定基礎的作用,我們也有信心,從技術上創新,然后工業化、規模化跟上以后,還是靠規模化來賺錢,所以說也不用怕真正的市場競爭,這些企業還是有共享需求的。 |